(来源:传媒独家文:张颖)

2019年目前的就业情况如何?通过与京城某知名传媒专业院校本硕博三个层次毕业生的深入沟通,我们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对本届就业情况做了初步总结。

本科生:去了更小更不知名的平台

就业最灵活。传媒毕业生最容易就业的是哪些人?答案是本科生,具体点说,是本科男生。“今年,本科生就业和过去差别不大,超过半数就业,比较好的情况,个别拔尖的去了省台做主持人,也有考上老家公务员的,其他都去了各种公司,像公关公司、新媒体公司,没就业的以考研深造居多。”一位传媒高校辅导员透露。

设限进一步降低。但是,提到就业单位的质量,这位老师表示,没有原来好。传媒影视行业很多公司过了年就表示,今年没有扩员计划,可能一些毕业生去不了理想的目标公司。所谓就业质量不好,也就是说,去了更小更不知名的公司,整体的落地平台不如过去。

市场调低薪水。传媒行业“小而美”的公司很多,平台小可能是成长“精华”,就不见的成长环境不好、待遇不好。但是,今年不管大小公司都面临行业发展压力,很多公司对初级岗位的薪水进一步调低,有同学表示:原来就不高,现在更低了。

硕士:离开体制深造三年发现回不去了

基本全部就业。“新闻学院一共50人左右,继续考博的比较少,大概一两个人,其他全部选择就业。就业大概分两种,公务员和媒体,其中公务员就业很少,不超过5个。去媒体的有一部分回了家乡,像齐鲁晚报、河南日报等省级媒体居多,留京媒体以事业单位居多,有的去了央媒有的去了行业媒体。”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一位硕士生透露。

与户口“死磕”。很多本科生深造是为了提高学历,也为了多一个拿到“户口”的基础学历资质。毕竟,大城市对落户的要求越来越高,相比较而言,通过就业比千万身家投资纳税落户容易多了。“我们多数人对北京户口很执着,包括我自己。”一位传媒毕业生表示,好在奔着这一目标,她获得了北京日报的橄榄枝。

雷打不动青睐体制内。很多人认为体制内等于拿户口、给编制,并非如此。体制内媒体选择性给户口以及没编制的大有人在。体制内大单位像人民日报社,人民日报招聘给户口,健康时报就没有了。另一位同级毕业生表示,自己从给编制的航天报辞职考取了研究生,今年毕业发现就业形势更难,最后选择去了体制内没户口的健康时报。背靠大报,总归牢靠一些。

更“保守”留京。为什么说留京是“保守”?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一位毕业生表示,“我感觉上研一的时候,研三师姐去京外的还是比较多的,好像到我们这届就比较少了。据我所知,去京外的多数是少干回家乡,或者本身在家里找到了比较安稳的工作。上海广州我们这届没听说。”

一部分毕业生回乡工作是正常的,不去其他拥有媒体产业的城市工作,说明这届毕业生对陌生的不确定的机会更加不敢轻易尝试,这与南方报系、上海报系等过去知名媒体的地位下降、待遇吸引力有限有一定关系,留京哪怕开始机会不好,再做选择机会却更多。

博士:还是读个博士后再找工作吧

半数被迫延期。“我们今年应该正常毕业的博士是14个人,结果有一半没有毕业,因为论文没写完,没法答辩。”一位新闻学博士说。那么就业的一半去想如何呢?她表示,严格来说,有三个人不需要找工作,本身就是以高校教师甚至是副教授的身份来深造的,有的是有家庭有孩子的人了,所以毕业需要找工作的是四个人,其中两个是去年没毕业拖到今年才毕业的。

个别高校打破“唯学历”标准。博士基本都选择高校。现在博士毕业生很多,女博士比例升高,有的本科学校欠佳的博士生,为了再上一个台阶,选择攻读博士后,博士后具备工作性质,有留校的机会。但是,高校改变“唯学历”的情况也有存在,笔者一位硕士男同学没有就读博士就被山西师范大学录取为教师,可见为了招到男生,并且留住男生,有的高校降低了学历标准。

高校也非一劳永逸。目前,高校作为用人单位对于博士毕业生提供的待遇又是如何呢?这位博士生表示,知名度一般的高校会给编制,普通211不一定给,待遇跟普通白领差不多,需要评职称提高工龄和级别才有提升待遇的可能,从照顾家庭来说,有的学校要去新校区上课,路途很远会很辛苦。

总结:

今年就业情况和本硕博毕业学生们的就业选择可见一斑,雷打不动的是户口、编制、大平台、留京、高校教师等优先选择标签。说了这么多年就业形势不好,很多人今年也是一样的说法,但是这个好与不好大概要与每个毕业生的选择倾向挂钩,回家乡找一份薪水不高稳定的工作在有的人眼里是好的,有的人就认为很没意思了。

有传媒HR建议:

认真对自己做一个评估,提早规划就业方向,虽然机会有限但是瞄准方向做足准备,把握胜算会大一些;目前没确定就业的且不要灰心,部分单位流程较慢,还有的刚刚启动招聘,到9月份之前仍然是今年毕业生的就业黄金期,这段时间不乏给户口和编制的机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