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相关资料图)

岳麓山,海拔仅300.8米,放在群山毕集的湖南,它虽不高,却是湖湘人精神世界中的珠穆朗玛峰。

麓山脚下,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弦歌不绝。从古代思想家王夫之,到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魏源,再到革命先辈邓中夏、何叔衡、唐才常……这里走出了无数仁人志士,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成为历史天空中的闪耀群星。

“岳麓山下好读书”也由此成为普遍共识。

湖南教育看长沙,长沙教育看新区。

作为岳麓山、岳麓书院的所在地,湖南湘江新区——这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2所“985”、3所“双一流”,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于此,覆盖面广,竞争力强,成为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

同时,这里中小幼优质资源集聚,拥有近200所中小学、300多所幼儿园,学生30多万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科教文化大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湖南省首批教育强区,是名副其实的中部地区优质教育的黄金带,教育质量一直处于全国第一方阵。良好的教育资源优势,让“岳麓山下好读书”品牌持续熠熠生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爱上新区、选择新区、定居新区的重要理由之一。

9月9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在2024互联网岳麓峰会上,向大学生发出诚挚邀约,希望“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生来湖南创新创业”。

这一诚挚的邀约,不仅彰显了湖南对于青年人才的渴望与尊重,更透露出湖南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创新驱动发展、以人才引领未来的坚定决心。

从“岳麓山下好读书”到“岳麓山下好创业”,用年轻人吸引年轻人。

什么人在,决定什么人来。

湘江新区是一座年轻之城,也是一座年轻人的城。这里常住青年人口接近80万,占总常住人口的32%;人才总量已经突破100万,其中两院院士36位,在校大学生30万人。2023年湘江新区直属区户籍人口净流入7.8万人,排名全省第一,其中青年人口占比最高;9.8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53%,留湘率达65.5%,大学生成为发展新势力。

如今,随着邀约的发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会来到新区就业创业,“岳麓山下好创业”的品牌也将同“岳麓山下好读书”成为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强磁场”。

从“岳麓山下好读书”到“岳麓山下好创业”,用诚意留住年轻人。

万亿的城市、仅万元的房价,渔人码头、麓山南路、大学城等地方有着数不胜数的美食,湘雅等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系,确保了创业者在追求事业发展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湘江英才”集聚行动、“柳枝行动”“红枫计划”等人才扶持政策,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场地、环境等多方面的支持,解决起步之难、后顾之忧;拥有国家超算长沙中心、湘江实验室等851家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57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满载科创基因,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与科研支撑。

每个人对心有所属的工作地、“栖息地”总有不同的选择。大抵无非是既想有好的工作环境,又不要工作压力那么大;既想有好的居住环境,又想要生活便利;既想有好的发展平台,又不想竞争无处不在……

这样的答案,湘江新区挺符合,并以满满的诚意赢得“青心”、留住“青身”。

从“岳麓山下好读书”到“岳麓山下好创业”,用产业成就年轻人。

产业强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产业兴,年轻人才选择一座城不是为“补贴”而来,而是为成就自我而来,而优秀的产业便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实现城市、产业与人才的共赢。

湘江新区产业基础雄厚,拥有工程机械、新材料和电子信息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0条重点产业链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及传感器、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含北斗)、智能网联汽车、文化和旅游、环保技术及应用、现代金融、生物医药及大健康。这些不仅为广大青年人才在新区择业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截至目前,湘江新区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26.7万户,企业主体总量超1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10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2家,占全市66.7%,在国家级新区中名列前茅。

从“岳麓山下好读书”到“岳麓山下好创业”,是“产—人—城”到“城—人—产”的转变,无数创业者和人才在这里相遇、相知、相守,共同书写着属于湘江新区、属于时代的创新创业创造传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