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被纳入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绿色债券数据库的中国绿色债券达8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52亿元),两项规模均引领全球。短短几年内,从零起步,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关资料图)

在金融支持绿色转型势头不断向好的当下,国内关注的目光正从“扩绿”拓展至降碳与减污领域。2023年上半年,关于转型金融的讨论持续升温。在《G20转型金融框架》正式落地后的第一个年头,各方高度关注转型金融标准的研究工作以及如何构建并完善转型金融政策体系。

在此背景下,围绕我国转型金融的发展现状、绿色金融能否为转型金融发展提供借鉴、如何推动刚刚起步的转型债券市场稳健扩容、金融怎样助力“公正转型”等市场普遍关注的话题,《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项目主管刘锦涛。

“我国双碳‘1+N’政策体系将各个行业部门和相关领域都纳入到绿色发展整体框架之中,其中,金融部门与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是这一框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绿色项目所支持和覆盖的领域大多面向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具备碳减排效益的项目,而光靠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无法满足重点领域转型实践活动的需求,金融部门需要探索新举措以支持污染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刘锦涛表示,在“双碳”系统性进程之中,转型金融是金融部门探索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也是绿色金融在双碳领域的改革发力点,更是金融业需要克服的重点和难点。

他进一步强调,转型金融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这是金融机构未来开展绿色升级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大重点领域。转型金融将成为“双碳”目标下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的重要桥梁,也是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创新的新增长极,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的创新能力,以面对转型活动的要求。

《金融时报》记者:我国转型金融发展现状如何?

刘锦涛: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起步较早,早在2016年就已正式开展。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但转型金融作为专业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久,相关理念和业务较新,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早在2020年,一些地区便开始陆续推出关于转型金融的项目或政策试点,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浙江湖州。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在2020年11月发布的《气候转型融资指南》中认为,转型金融支持对象包括技术和活动,能够产生更低的碳排放结果,并提出了三项举措来确保转型的有效性,包括具有一个可靠的、与《巴黎协定》目标保持一致的转型计划与时间表等。而国内的一些金融机构,如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也已经陆续推出支持转型金融的系列指导性文件。

2022年6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开展转型债券相关创新试点的通知》,创新推出转型债券,以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支持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转型类金融工具的功能正在不断细化,类别也在不断完善,包括可持续发展挂钩产品、转型债券、低碳债券等在内的一系列转型工具相继推出,募集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转型活动之中。

《金融时报》记者:推动转型金融发展,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有哪些可以从绿色金融发展中借鉴的经验?

刘锦涛: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互为补充。转型金融对“两高”类企业和项目提供了针对性的支持作用,要推动转型金融的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需要制定适应性的发展政策,引导转型金融相关产品与企业转型的实际情况实现挂钩。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制定和完善适应“两高”行业转型过程中融资需求的政策框架和法规,引入金融科技创新,提供监管指导,支持市场开放和竞争,并保护投资者权益,降低“两高”行业在“双碳”目标中的潜在投资风险。

二是防范行业转型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加强对转型项目全周期的金融与环境监管。监管机构应密切关注两高行业的转型进度和环境影响,及时调整监管措施,以防范转型风险向金融体系的传导并保护投资者权益。

三是调整产品期限,满足两高企业长期的转型需求。当前,我国转型产品的期限以2至3年较多,低于国际主流产品,而高碳行业转型是一个长期的结构性进程,转型产品应从期限上满足企业的阶段性转型资金需求,克服期限错配问题,保障企业顺利实现向绿色低碳的蜕变。

绿色金融的发展经验可以为转型金融提供借鉴,促进转型金融行业在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创新和风险管理方面取得进展。

一是建立顶层政策和指导,像绿色金融一样进一步明确转型金融的定义、范围和标准,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高对高碳项目转型的融资和投资;二是发展转型金融产品与系统性服务,推动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不同排放类型行业、不同转型时期需求的转型工具与服务,同时加强转型项目的环境信息阶段性披露和评估,提供可靠的转型金融数据和评估指标,建立转型结果的判断标准,并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金融时报》记者:具体到转型金融工具上,我国转型债券市场刚刚起步,发行状况如何?

刘锦涛:中国转型金融项目试点早在2020年就已展开,近年来一些金融机构也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如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已经推出支持转型金融的第一批指导性文件,2021年年初,分别发布了《转型债券管理声明》和《转型债券框架》,明确定义了转型债券并给出了合格项目类别,转型债券市场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一是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增多。随着转型债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均有积极地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转型债券市场之中,包括发行和交易。各类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也在积极配置转型业务。

二是发行规模开始提升。根据兴业研究的统计,截至2022年末,我国境内市场各类贴标转型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合计1042.2亿元,虽然在绿色债券总体规模中所占比例较小,但转型金融依然迅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重视,用以支持企业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等。

三是投资者基础不断扩大。随着市场的成熟和发展,转型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基础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个人投资者也逐渐参与其中。此外,国际投资者也对中国的转型债券市场表现出兴趣,提高了跨国转型资金的流动。

《金融时报》记者:如何扩大规模并发展好转型债券市场?

刘锦涛:尽管转型债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相关政策需要不断注重细节的落实以继续支持转型债券市场的稳健发展。

一是进一步完善监管框架,确保市场的规范运作和风险防控。监管机构应制定相关规定,明确转型债券的发行、交易和信息披露要求,加强监管执法和风险评估。

二是加强信息披露尤其是单位转型资金带动的真实效益的统计和披露,建立透明、准确的信息披露机制,确保投资者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并对投资决策做出明智的判断。同时完善转型项目、企业、产品的综合评级体系,开展转型评级和风险评估。

三是促进转型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满足企业个性化的融资需求,鼓励创新转型债券产品和业务模式,推动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等特色转型债券的综合发展与统筹,不断提供多样化的转型融资工具和服务。

这些基础和细节性工作的落实,将有助于打造稳定有活力的转型债券市场,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符合“双碳”阶段性目标的融资渠道和支持。

《金融时报》记者:什么是“公正转型”?金融如何推动公正转型?

刘锦涛:根据金融界主流定义,公正转型主要是对转型金融结果的要求,确保经济向低碳转型的过程是有序、公平和具有包容性的,在广义上则是需要在社会、经济和环境转型的过程中,确保资源的分配公平和社会的平等公正,在转型中照顾到弱势群体的利益,实现包容性的增长。比如,气候变化引发了环境问题、移民问题和贫困问题等多种次生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公正转型则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弱势群体的普惠性。

金融在推动公正转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金融市场推动资金分配与投资导向,实现公正转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向符合公正转型目标的项目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引导投资流向具有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可持续性的领域,包括支持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项目以及社会创新和包容性企业等。

其次,要注重提升金融业本身的普惠性、包容性和公平性,金融体系有支持实体经济的根本职能,金融机构应确保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好处,特别是那些在转型过程中容易被边缘化的群体,这可以通过发展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扩大金融包容性。

再次,应提升符合公正转型需求的信息披露并增强透明度,确保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能够了解金融活动的社会和环境影响,促进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并引导社会参与和监督。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