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全国交通最繁忙的城市之一,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人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在这座城市中穿行。交通品质的提升直接关乎每位市民的出行体验感和幸福感。为了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舒适、绿色的出行环境,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围绕落实交通民生实事,采取系列措施,创新管理模式,助力全市慢行交通更安全,公交出行更舒适,公交站台更美观,停车更方便……
【资料图】
新改建非机动车道212公里
行走在月亮湾大道的人行道上,宽敞整洁的人行道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新铺装的地面平整开阔,没有凹凸不平的地方,行走起来十分舒适。人行道两侧的树木和绿化带修剪得整整齐齐,为行人带来一份宜人的视觉享受。
而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面砖破损、凹陷,路面积水的坑洼路。尤其是月亮湾大道站前西路至桂庙路段,随着周边小区的开发建设,市民出行量明显增大,在东侧(站前西路—桂庙路)已完成非机动车道改造的前提下,西侧仍未实施,急需整改。月亮湾大道(站前西路-桂庙路)西侧慢行改造工程随之启动。改造后,人行道设置了1.8米宽的非机动车道,实现了人非分离,对路面进行了重新铺装,不仅提高了月亮湾大道的通行效率,也保障了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
今年以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强规划、优标准、重供给”的工作思路,加快补齐全市非机动车道短板,构建“贯通成网、路权分明、安全宜行、文明有序”的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助力慢行交通出行更安全。
根据深圳市民生实事计划,今年深圳将完成约400公里的非机动车道新改建,主要集中在宝安、龙岗、龙华等区域。据了解,截至7月底,市交通部门已完成月亮湾大道、梅林路、幽兰路等一批道路的非机动车道改造,累计长度约212公里,剩余工程也在有序推进中,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今年既定任务。
公交出行体验品质服务
M191路公交车线路是深圳一条观光线路,全线贯穿深南通道,服务宝安、南山、福田、罗湖、盐田等5个行政区。恰逢暑期,旅游观光出行需求攀升。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个暑期,M191路在候车时间和乘车体验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小张在深圳工作三年,一直住在罗湖区。每天,他都会乘坐公交M191路往返罗湖住所和福田中心区上下班。“有时也会坐地铁,但相比之下我更多会选择M191路,坐在双层巴士顶层,沿着深南路一路穿梭,感受城市之美。”小张说,工作3年来,他能明显感受到M191路乘车体验的提升,发车间隔越来越短,高峰期平均3分钟就有一趟,站点精简后,乘车感受更棒,不至于一路停停顿顿,还可以免费换乘其他线路。
据介绍,为创建主干道品质服务线路,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选择以M191线为高频快线、223线为高频慢线,构筑“快慢结合”的深南通道高频骨干线路,通过缩短发车间隔、精简停靠站点等方式打造深南品质快线,进一步缩短市民候车、乘车时间,运营后获得市民一致好评。目前,M191日均承运客运量1.5万人次,全线贯穿深南通道,服务宝安、南山、福田、罗湖、盐田等5个行政区。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通过结合OD客流大数据分析以及站点实地勘察,对M191线进行快速化改造。高峰期发车间隔由5-10分钟缩短至3-6分钟,M191深南快线分别与223、B610、B616、B668、B930等公交线路实施免费换乘,即市民乘坐两次公交,只需要付一次车费,大大提升了公交线网运营效率。
今年上半年,深圳累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59条,开行主要用中小巴的接驳线路21条,有效解决了“大学城”“深大总医院”等15个片区市民接驳地铁出行需求。为持续优化公交微循环,深圳开展公交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区的“三进”行动,通过小型化公交车辆、设置“招呼站”等方式打通地铁与社区、园区、学区的微循环,改善了凤凰城、长圳等6个片区的公交微循环。同时,深圳不断创新公交运营模式,今年已选取125条公交线路试点准点服务,已实施10组“干线+接驳线”免费换乘措施,选取M313等5条线路试点“响应式停靠”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市民公交出行准点率和公交运营速度。
公交线路得到优化,公交站台也在“旧貌换新颜”。今年,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制定了《2023年度公交“四站工程”工作方案》,对全市100座以上公交候车亭的站台、站亭、站架、站牌采取标准化改造、加强公交安全管理、改造公交列车化站点等十五项工作措施,对全市公交中途站服务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梳理。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已标准化改造41座公交中途站,其余将在下半年全部完成。
新增970个宜停车泊位
今年以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将交通拥堵治理作为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结合当前阶段深圳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展开充分调研,随着《深圳市交通综合治理2023-2024年工作计划》的实施,一系列拥堵治理举措正在全市铺开。
光明区东长路过去受制于规划调整、征地拆迁等问题,施工一直断断续续,多年都未完全打通,导致片区居民出行绕行距离长,高峰时段沿线社区内部及松白路交通拥堵现象严重。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所需为落点,市交通运输局将东长路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实事全力推进,多次组织现场调研、召开大会战指挥部会议,协调东长路概算调整、土地整备等事宜,督促加快工程进展,解决道路建设中的各种障碍,有效推动建设如期完工。
“通车后的主干道将沿线东环大道、双明大道、太阳路、周家大道、东升路、东明大道等道路串联起来,打通了光明交通大动脉,极大改善了我们居民的出行环境。”片区老居民杨女士表示,新路还畅通了马田、凤凰两大片区之间的通连,提升了片区微循环,“去哪儿都更方便了!”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的拥堵治理行动,采取“推动分类施策,挖掘存量潜力”的对策,根据全市交通拥堵区域分布、出行需求及特征分析,对依托交通大数据平台和聚焦民生热点问题遴选出的337个拥堵区域进行分类,结合不同类型片区拥堵内因,提出相应解决思路。今年内,深圳将开展包括不少于100个拥堵节点的整治工作,优化不少于100个点位的信号管控,推动不少于30所医院、学校周边交通的综合治理,打通20条断头路等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市民交通出行品质,为城市高效运转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为解决司机朋友开车出行的临时停车问题,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每年以年度评估的方式,对全市宜停车泊位的规划设置以及运行情况进行评估,以此为科学依据来持续优化深圳宜停车泊位的规划实施,保障交通顺畅运行,广泛接受市民、各相关单位对于宜停车泊位设置工作的相关意见及建议,积极响应各方诉求,合理组织安排宜停车泊位设施的新增优化管养等常态化工作。
今年来,深圳已施划新增970个宜停车泊位,其中原特区内243个,原特区外727个。根据实施进度,计划到12月份可以完成全部新增2500个宜停车泊位的工作任务,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停车服务。
文/宋王群李宇
来源 | 羊城晚报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