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同年,汉武帝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目的是结盟西域诸国共击匈奴,断匈奴之右臂。第二个目的是将乌孙请回河西走廊故地,帮汉朝戎守边疆。
乌孙原和月氏都在河西走廊,后来月氏独占河西走廊,乌孙北上投靠匈奴。在匈奴的帮助下,用了几十年时间,乌孙收复河西走廊,把月氏人赶到了西域伊犁河流域。但匈奴将河西走廊据为己有,右贤王麾下休屠部和浑邪部主导,几十万匈奴人占据河西走廊。乌孙迫不得已,继续西行追击月氏,恰好月氏与当地塞人交战后兵力大损,乌孙得以占据伊犁河流域,大月氏南迁。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北侧,自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全长约1236公里。伊犁河是天山附近水量最大、流程最长的一条河。
(资料图)
乌孙人口六十三万,控弦十八万八千八百。在伊犁河谷中央,有一座乌孙山,见证乌孙人的辉煌历史。
巴尔喀什湖与天山山脉之间,是大片的沙漠,伊犁河流出河谷后,由于水量充足,在损失巨量水分后还是注入巴尔喀什湖西侧。天山上其他河流水量就没有这么充足了,巴尔喀什湖东面的河流时断时续,主要依靠伊犁河补充水源。
巴尔喀什湖东西长约605公里,最宽74公里,最窄只有9公里,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一条比较宽的河流。伊犁河入湖后,由于湖面比河面宽得多,水流减速缓慢向东流。这就造成湖口是淡水,越往东水越咸。巴尔喀什湖最窄处,位于中央位置,看起来像一个水阀。人们习惯将巴尔喀什湖视作半淡水半咸水湖泊,西部是淡水湖,东部是咸水湖。
河西走廊自浑邪王率众投降以来,汉朝将匈奴降兵部族迁离,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置属国安置。河西走廊兵力空虚,人口匮乏,常被匈奴偷袭。若乌孙愿帮汉朝戎守河西走廊,匈奴的威胁自然减弱。
乌孙原本依附匈奴,但匈奴独占河西走廊,令曾经唇齿相依的盟友关系破裂。乌孙占据伊犁河流域后,便不再向匈奴岁贡牛羊,匈奴右贤王曾多次对乌孙用兵。汉朝也是利用右贤王兵力空虚,逐渐收复河套地区与河西走廊的。
汉武帝授张骞为中郎将(军职四品),副使多人,率三百精锐,战马六百匹,持金币丝帛数千万,牛羊万头,约乌孙共击匈奴。
乌孙的王称为昆莫,与汉朝皇帝、匈奴单于是一个意思。乌孙昆莫名叫猎骄靡,他的父亲难兜靡是被月氏人杀的。猎骄靡一生颇为传奇,婴儿期随部众寄居匈奴,少年青年期率乌孙军多次与月氏、秦汉军队交锋,中年时期收复河西走廊却被匈奴占据,老年时期率部众赶走月氏人占据伊犁河流域。
猎骄靡的老年期很长,此时已经到了九十鲐背之年。张骞传达汉武帝之命,赐予金币丝帛。猎骄靡年老体衰,坐受不拜,礼如单于见敌国使臣。
张骞愤然对猎骄靡道:"我大汉天子远遣使者赐王多物,王若不肯拜受,则请将金币丝帛退还。"
猎骄靡一生大场面见多了,也就起身装模作样拜受,但其他礼节仍同单于和敌国使臣。
张骞进言道:"乌孙若能东归故地,为大汉戎守边疆,大汉当以公主嫁为夫人,结兄弟之好,同拒匈奴,破之甚易。"
猎骄靡听了沉吟不答,左支右绌,他有自己的难处。原来猎骄靡有十几个儿子,太子早逝,太孙岑陬不能服众。另有一子担任大禄,此人能征善战,公开表示应该自己继承。
如今乌孙四分五裂,太孙岑陬领兵万余骑,大禄领兵万余骑,昆莫其他儿孙各有兵力数千或数百。各大势力虽表面上统属于昆莫猎骄靡,但都各自私养战士,对老昆莫表里不一。
就算乌孙上下铁板一块,他们也未必愿意为汉朝守土,何况伊犁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并不亚于河西走廊。
为了拉拢乌孙共击匈奴,张骞许诺嫁汉朝公主给猎骄靡。但匈奴在大漠以北仍强势存在,只要匈奴不主动攻击乌孙,猎骄靡哪敢得罪匈奴娶汉朝公主。
张骞出使目的没有达成,他坐镇乌孙,命副使分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闐、扜彌等西域大国。
公元前115年(元鼎二年),张骞归国,乌孙昆莫猎骄靡遣使护送张骞,赠战马数十匹回礼。
汉武帝见了乌孙所献之马,甚是雄壮,心中大喜,拜张骞为大行令(九卿之一,官职二品)。
过了一年,张骞去世,此前去往大夏等国的副使,皆陆续带着他国使臣归来。于是西域诸国,始知中国之广大富庶,都想与汉朝通商。张骞是博望候,后来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臣,都尊称为博望侯。
图-伊犁河
乌孙昆莫猎骄靡的使者,从长安回去后,将中国之地大人众,物产富厚,归报昆莫。猎骄靡虽仍不同意与汉朝和亲共击匈奴,但态度好转了不少,双方建立了互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