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头地最初指的是哪位文人?
成语出人头地最初称赞的大文豪是苏轼。
成语出人头地最初指的是苏轼这位大文豪。1057年,苏轼从四川赴京城赶考,首先是会试,会试的主要考官就是著名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提倡诗文革新运动,主张“明道而致,反对浮华浮华的文风”。希望借科举考试的机会,选拔一批才子,振兴中华。苏轼的文章写得洒脱豪放、风格浑厚、才华横溢,欧阳修见其大吃一惊,便准备给他评第一名。但是由于卷子是密封的,欧阳修反复推敲后,觉得卷子的文风和他的门生曾巩相似,怕点了自己的门生为第一名,就会被人说成是作弊,于是点了第二名。后知是苏轼之作,十分悔恨。他在写给朋友梅圣俞的信中说: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意思是,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来源。
出人头地是什么意思?
出人头地意思是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出处: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出人头地的近义词:崭露头角、出类拔萃、高人一等、鹤立鸡群、卓尔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