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9月12日电 (欧阳易佳)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都江堰专场会近日成功举办,会议以“珍水万世:生态水利的实践与启示”为主题,来自国内外水利行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学术成果、共话水利发展。会议现场,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授予了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研究中心”牌匾。据了解,目前,都江堰灌区拥有都江堰水利工程、通济堰两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自身资源禀赋。

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是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至今仍发挥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今天的都江堰灌区,以占不到全省1/20的土地,提供了全省1/4的有效灌溉和粮食产能,养育了全省近1/3的人口,集中了全省近一半的生产总值,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顶梁柱和压舱石。

“‘千河之省’四川,水系发达、河湖众多,特有的地理地貌及水资源分布特点,决定了治水兴水对四川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四川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华表示,近年来,四川水利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统揽,抓住重大水利工程“牛鼻子”,累计建成水利工程130余万处,持续深化水权水价改革,统筹抓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全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等重大国家战略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接下来,四川水利将大力推进以引大济岷、长征渠等为标志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构建三系八支、六横六纵的四川现代水网,着力实现由生态治水的实践者向保护治理的引领者转变。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表示,兴水利、除水害,古今中外都是治国大事。作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全球水治理的行动派,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水治理与国际治水合作,推出全面实行河湖长制、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水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为国际江河治理提供中国经验。在新时代治水之路上,希望都江堰继续发挥生态水利工程典范作用,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在推动中国水利高质量发展中贡献都江堰力量和四川样板。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朱泽华介绍,都江堰灌区的灌溉面积现已达1133.2万亩,覆盖7个市40个县(市、区),规模居全国首位。都江堰灌区水资源总量272亿立方米,年均供水86亿立方米,为2800万人口提供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服务。

“作为都江堰守护者、开拓者,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对水利工程遗产的研究和开发,将传统水利遗产‘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研究好、传承好’,统筹推进遗产水利功能持续发挥。”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研究中心还将在立足自身遗产资源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扩大研究范围,找寻更多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为世界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都江堰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