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刻把握“浦江经验”的科学内涵
(资料图片)
“浦江经验”所蕴含的人民立场、问题导向、实干精神,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把握“浦江经验”的科学内涵,大力传承弘扬“浦江经验”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奋力谱写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绚丽华章。
“浦江经验”蕴含着始终不变的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揭示和阐发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武器。“浦江经验”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浦江经验”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其所体现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追求,不断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行动自觉。“浦江经验”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机制。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找准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浦江经验”是畅通民意诉求的重要渠道。把握民心、倾听民意是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基本功。畅通沟通渠道,畅通民意表达,在双向互动中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浦江经验”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路径。领导干部精准化、精细化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浦江经验”彰显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浦江经验”坚持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真问题。基层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主战场,是推进实践创新的主阵地。面对当时浙江信访热点问题突出的现状,习近平同志首次下访就选择了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信访量和人均信访件最多的浦江县,之后坚持到问题集中、上访多的地方下访,充分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浦江经验”坚持真心诚意听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浦江经验”提倡领导下访时要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围在一张桌子上”研究问题、交流感情,面对面听民声、心连心解民忧,把群众的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放心事、舒心事、幸福事。“浦江经验”坚持有的放矢解决真问题。什么问题最突出,就全力去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是堵点,就全力去破解什么问题。通过真实了解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症结,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浦江经验”凝聚着务实担当、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浦江亲自接待来访群众,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20年来,浙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任接一任,持续丰富发展“浦江经验”,坚持下访接访工作导向,有效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群众诉求是多元化、多样化的,只有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精准开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药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下访接待群众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能力水平的考验,只有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矛盾和困难才可能得到解决。领导干部下访不是单纯解决信访工作,而是从全局中思考和解决问题,透过基层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基层治理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完善相关制度。顺应实践发展、人民期盼,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运用系统观念,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风险防范、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2.大力传承弘扬“浦江经验”不断彰显“浦江经验”的时代价值
大力传承弘扬“浦江经验”,坚持“人民至上”的基层治理价值立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通过传承弘扬“浦江经验”搭建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始终把人民需要什么、期盼什么作为基层治理的方向。坚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在基层治理中最大限度激发基层活力,要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提高民主协商有效性。坚持不断造福人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发挥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大力传承弘扬“浦江经验”,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做好调查研究首先要用真心用真情,跟群众“谈得来”。只有用心用情,身挨身坐,心贴心聊,跟群众真心交朋友,才能听到真话,听到实话,听到心里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身挨身,顶风雪、踏泥泞、听真话、察真情,为我们如何开展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做好调查研究要精准发力,奔着问题去。调研前要“备课”,充分做好案头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肚里有货。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直面问题、致力于解决问题,不怕揭短、不怕露丑、不回避矛盾。精准选择调研对象,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做好调查研究要深入分析,科学决策。通过调查研究,形成对客观情况的正确认识,在分析和研究中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最终产生思路、提出对策、解决问题。
大力传承弘扬“浦江经验”,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制度的现代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将基层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制度,把有效的做法总结为成功的经验,把实践的成果确立为规范的制度,一级带着一级抓下去,一年接着一年干下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逐步建立、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化形成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通过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在改革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推进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使基层有人有权有物,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优化以基层为重心的治理结构,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制。改革完善考评机制,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有时间有精力干事创业。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注重解决体制性的深层次障碍,打通理顺影响基层治理的堵点难点,从老百姓身边事改起,适时推出一批切口小、见效快的政策性创新。处理好地方创新、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的关系,处理好常态化下治理与应急状态下治理的关系,处理好各项改革措施的关系,协同推进相关制度集成,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提供更加坚强的制度保障。
大力传承弘扬“浦江经验”,坚持把求真务实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路径与作风保障。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实干、求实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钉钉子精神把基层治理中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要有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课题、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经受许多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唯有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真抓实干,才能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而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要有敢于斗争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不当软骨头的胆魄。保持自信、保持主动,增强斗争的底气和本领,勇于迎击任何狂风暴雨、战胜任何风险挑战。完善务实担当的机制,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作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者提供广阔舞台,以满腔热忱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奔赴新征程,携手共绘新蓝图。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07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