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加入?”“带带我”“骑友集合”……这是各网络平台有关“温州骑行”内容底下出现频次较多的评论。
如今,“夜骑”渐成锻炼流行新趋势。不少市民开始购买自行车、骑行服、头盔……城市夜骑的队伍不断壮大。
【资料图】
有调研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是国内消费者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分别占比44.3%和24.4%,同时有超过八成的消费者表示喜欢骑行运动。从温州市自行车发展协会了解到,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到骑行中去,其中也不乏一些中老年人热爱夜骑,且在7月至9月夜骑的人更多。
夜骑,真火。那为何喜欢夜骑?
听风吹过耳畔感受自由的味道
方方,从事教育行业,接触公路骑行5年有余,是夜骑的“忠实粉丝”,同时也担任过一些夜骑活动的领队。
“自由”和“快乐”是夜骑带给方方的最大感受。“听风吹过耳畔,能够驱赶我内心的不愉。”对于方方来说,一场说骑就骑的旅行,不仅能够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还能够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要热爱骑行到八十岁”,是她朋友圈的个性签名。
而作为领队,方方还要负责导航和指路,遇到红灯时,需要及时打手势,让后面的队员停下。“夜骑的时候,更需要注意安全。一些机动车速度比较快,要注意避让。”
车轮爆胎、骑行受伤、突遇下雨……在接触骑行的5年里,方方也曾遇到许多突发情况。“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司空见惯的事情。”8月初,包括方方在内的许多骑友受邀,从瓯北码头开始,骑行至楠溪江,吃一顿烧烤,再骑行回来。但这途中,一场暴雨、四个扎胎,甚至有骑友被扎胎两次。“这场暴雨比我想象得要大得多,甚至一度已经无法完成骑行。好在我们比较幸运,遇到一处适合躲雨的地方,这一等就是一个半小时。”
“我想,这就是骑行的趣味吧。”即便方方感觉到被雨追着跑,即便所有的原定计划因为一场暴雨发生改变,即便在不确定的等待途中,方方和朋友们也并没有因此失望,反而是拍摄视频记录自己和小伙伴的“悲惨遭遇”,发送到朋友圈里留作纪念。
“能约上好友的骑行时间一般都在晚上。”据方方表示,她的骑友来自各行各业,甜点师、教师、企业家……夜骑如同磁场,可以结识形形色色的人。“白天大家都忙着上班,很难约得起时间来。而且白天骑车也确实比较炎热。”夜骑,就成了最好的时间。方方多在七都岛骑行,晚上七八点出发,一次骑行四五十公里。
“最美妙的事情就是,三两志同道合的好友相约骑行,骑行结束还能来一顿夜宵。”对方方来说,夜骑是一项不一样的消遣方式,集锻炼、娱乐、交友于一体。
打卡1400余次中老年人一样要御风而行
“年轻人喜欢夜骑,就不允许中老年人喜欢了吗?年轻人把它当作交友平台,难道中老年人就不是吗?”
胡丛,今年62岁,是温州市自行车发展协会会长。不服老的个性,让她看起来格外年轻、活泼、积极。
在胡丛看来,骑行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接触骑行几十年,夜骑也不是一下子就火热起来。前段时间,citywalk的旅行方式火了,而夜骑更像是进阶版的citywalk。而且最近,许多年轻人愿意加入骑行,使得‘夜骑’通过网络平台,以年轻人传播的方式,被更多人知晓”。
她与自行车的缘分,得从她开了一家自行车行说起。
上世纪90年代,自行车成为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1990年7月,胡丛带着弟弟开了第一家自行车店。一年后,弟弟转行,胡丛只能独自一人继续经营自行车店。
“干一行,爱一行。”从安琪儿、小凤凰到凯迪、捷安特,从市区杏花路、马鞍池路到人民路、下吕浦,30多年来,胡丛卖过多个品牌的自行车。随着对自行车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胡丛也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骑行爱好者。
每周二晚上,胡丛都会换上骑行装备,从自己家出发,骑行前往七都,环岛骑行后,再骑回家,总共50余公里。每次骑行后,胡丛都会在朋友圈打卡,目前已经打卡了1400余次。“我觉得,这不仅是低碳出行,还能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发现以前没有注意的风景。”
不可否认,年轻人选择夜骑的居多。“现在协会里,明显看到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他们更喜欢夜骑,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作为温州市自行车发展协会会长,胡丛经常组织夜骑活动,“像夏季,白天比较炎热,不适合休闲骑行。而且夜骑对身体状况和视力要求比较严格,我们也根据多年的骑行经验对不符合夜骑条件的人进行劝导。”
今年,温州景山、大学城、七都岛、楠溪江等都是比较火热的骑行路线选择点。“我们现在夜骑约人也不像之前,得一个一个通知。我们有很多骑友群,由组织人在群里发起骑行报名接龙,直接报名就行。”
原标题:城市“夜骑” 温州新的社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