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陈新滋,国际知名有机化学家,2001年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获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殊荣。他是全世界最早涉足手性催化研究的学者之一,曾领导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手性镇痛药物“萘普生”的不对称催化合成工艺,这一成果不仅被写入《大英百科全书》,并且被列为1991年度“国际化学重大进展”。同时,陈新滋团队积极从事新型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其中包括从中药中发掘抗肿瘤物质,并利用手性催化合成技术来增强其疗效同时减少毒副作用。

2003年至2007年,陈新滋曾兼任广州中山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2015年正式加入中山大学,担任药学院教授及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在此之前,陈新滋还在台湾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2007年至2010年任副校长)、香港浸会大学(2010年至2015年任校长)多所学校任职,不遗余力地推动人才的培养与科研交流合作。

【心中的“中大精神”】

德才兼备,学贯中西、为国为民、奋力争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中山大学教授与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新滋

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新滋的见面约在了中大康乐园,74岁的他精神矍铄,面带微笑缓缓走来,是如此平易近人。对过去和当下的经历,他娓娓道来,谈吐风趣又不失见解,与其攀谈,受教良多。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陈新滋,曾经历过时代的变迁,也尝过物资匮乏的艰辛。如今再谈起,过去种种已云淡风轻,化作了眼底的从容与睿智。而让陈新滋始终坚定的,是对科研领域的不懈追求,是对培育栋梁之材的良苦用心,更是内心深处涌动的炽热、永不熄灭的家国情怀。

辗转求学路,诠释何为“学贯中西”

陈新滋的个人经历,在如今看来也颇带一丝传奇色彩。身为广东台山人的他,小时候随父来穗,初中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附中(现广州六中),与今日的中大康乐园隔墙相望;17岁赴香港读高中;两年后以会考第一名的成绩获取全额奖学金赴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化学系学习,后至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陈新滋曾先后在台湾、香港多所高校任职,后回到广州担任中大药学院首任院长、教授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这样的经历,让陈新滋十分重视“学贯中西”的重要性。陈新滋在谈话中忆起中山大学前辈历史学家陈寅恪、学界泰斗饶宗颐两位“大先生”,表示自己深感敬佩:“饶宗颐先生17岁就来到中山大学当顾颉刚教授的研究助理,他的才华与天赋在少年时代就展现无遗。作为一个汉学家、古文字学家,他为了研究佛经主动学习梵文;陈寅恪先生是中国文史领域数百年一遇的大先生,三十多岁前大部分时间辗转在国外大学求学,在国外著名大学和图书馆打下的厚实基础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达到他那般高的成就离不开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入学习与理解。”

因此,他格外意识到对外交流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正值内地改革开放初期,不少高校与研究所科研条件相对简陋,资源匮乏。陈新滋提及自己去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上课的经历,表示“学生非常优秀,老师也非常用心,但是条件实在困难”。这无疑极大地阻碍了科研的进展。

“那时我想,如果把我们最聪明的学生、最努力的老师和香港、台湾的爱国资源结合起来,应该是很好的事。”在陈新滋的推动下,1994年,由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及在台中市的中兴大学共同组建的“手性科技开放实验室”应运而生。如今,不少当时的学生已成长为各自领域的执牛耳者,从这个“民营科研项目”中更是走出了多位院士,成为推动中国手性科学研究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image.png

陈新滋院士 受访者供图

拳拳赤子心,做科研应当“为国为民”

谈起与化学的结缘,陈新滋用“有趣”来形容:“中学第一次接触化学,看到两个东西混在一起会立刻发生反应看到结果。那时还小,爱拿生物和化学作比较。种一个植物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到结果,而化学似乎是当面见功,所以特别吸引。”这让他对化学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学习更多的东西”驱使陈新滋走入化学的世界,而真正成长为科学家则需要长久的毅力。“科研万不可心急,最重要的是看谁能坚持下去。”在陈新滋眼中,一个学生能够考入大学,聪明程度已毋庸置疑,更多时候,坚持就成了科研最需要的品质。

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陈新滋曾在美国孟山都公司担任高级研究专家,后转向坚持至今的事业——科研与教学。为何做出如此转变?陈新滋道出了原因:“刚毕业时我期待能把所学运用于社会,但在工业领域工作了十二年后,我发现工业研究追求盈利,人手又有限,这样难免对研究形成限制。”他发现自己非常享受做教育的过程:“在学校里和学生一起做科研,既是一支团队,也像一个家庭。这种感觉是在工业研究所没有的,也实现了我做自己喜欢的、有社会价值的研究的心愿。”

image.png

陈新滋院士在实验室 受访者供图

陈新滋是全世界最早涉足手性药物的学者之一,他谦逊地表示,自己在这门学问能够取得今日的成绩纯属“机缘巧合”,却强调了自己坚持这门学问的原因:“手性化学在制药工程领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涉及了生命科学的范畴。”在陈新滋眼中,后者成为了他持续深耕手性药物的主要动力,因为“当一个学问能够直接对社会有重要贡献的时候,这个学问就有机会发扬光大。”

浓浓中大情,以教育传承药学之光

2002年,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中山大学药学院,陈新滋应时任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的邀请,兼任中大药学院首任院长。彼时陈新滋尚在香港任职,频繁奔波于两地,帮助筹建中大药学院。“两头跑”的日子乍一听十分忙碌,陈新滋却觉得“很有意思”:“我感觉这样做时间变得很充实,我的时间是属于社会的,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2015年,陈新滋从香港浸会大学荣休后便全职加入中山大学,着力推动中大药学院的发展与育人工作。三尺讲台上,陈新滋格外重视为药学院学生上好“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第一堂课是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何为药学、药学又有何为;最后一堂课,他则带领学生畅想人生,讨论未来。这时,他最想要和学生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将药学这门学问发扬光大、回馈社会,让“为国为民”的态度传承下去。

在陈新滋的教育理念中,“启发”比“灌输”更重要。“我一般不会指定学生需要研究什么,或过多介入学生的研究。学生要学会当自己的老师,有独立求学的能力。”他形容自己的教育观很“简单”,“学生不是我教的,是他们自己学的,老师只是一种指引,而比学会某种学问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今,在药学院内,还有着陈新滋的寄语:追求真理,服务人群,立足科学,攀登高峰。“这是非常简单的四句话,包含了我对学生的期望,也希望自己能够与之共勉。”在落笔时,陈新滋本想写上“服务人民”,但是担心“人民”过于宏大宽泛,出于谦逊,便采用了“服务人群”这一表述。如今中大百年又上新起点,中大药学院更是佳绩频传,他愈发觉“服务人民”是对的。“做学问,就是要争取应用到更广的社会,服务更多的百姓,才有意义。”

中大百年校庆在即,陈新滋寄言深长。“庆百年华诞日,育千秋栋梁材。”他殷切期望中山大学能够持续深耕树人育才的使命,为国家培养并输送更多杰出的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文| 王沫依 郭子扬

图|宋金峪(除署名外)

拍摄|潘俊华 刘畅 蔡嘉鸿 宋金峪

剪辑|王炯勋 方可茵

设计|周敬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