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变身红楼“梦中人” 酒吧上演沉浸式戏剧

演出市场“花样上新”扮靓假日生活


(相关资料图)

国庆长假期间,全省各地推出了精彩纷呈的演出活动,奉上一场场文化盛宴。记者注意到,今年的假日演出市场出现了一些“新花样”,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口味和需求,为假日增添亮丽的色彩,也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评弹书场30年后再现南京

“时隔30多年后,南京终于有了自己的书场可以专门表演评弹艺术了。”10月2日,在南京熙南里街区,江苏省评弹团主持工作的副团长王斌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台上两位年轻评弹艺人端坐,女子衣着旗袍、怀抱琵琶,唱腔轻柔婉转;男子身穿长衫、手持三弦,和音沉稳醇厚。台下坐满了观众,或闭目聆听,或点头赞许。

王斌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南京百花书场的拆迁,苏州评弹在南京几乎销声匿迹。今年为了扩大评弹艺术和江苏省评弹团的影响,在南京熙南里街区打造了“评弹书场”文旅新地标,江苏省评弹团推出的全新演艺项目“廿一熙园·评弹书场”在国庆期间正式亮相。7天长假,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演出。一群00后传人演绎《茉莉花》《秦淮景》《声声慢》等经典唱段,在熙南里古戏台营造“优雅慢生活空间”。

“连续表演7天,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王斌告诉记者,“省团不能没有南京市场,假日里会有很多游客来到南京,所以我想通过密集的演出,来达到宣传和锻炼演员的效果。”

“演出+”赋予观众全新体验

“这个国庆节,我们将展演和妆造、盖章相结合,很受年轻人、小朋友的欢迎。”10月3日,文都云(南京)数字科技总经理陈虹告诉记者,“目前开演的4场全是满场,国庆节期间,除了每晚正常开放外,还加开了3场下午场,票基本卖得差不多了。”

今年7月,由南京市文旅局、南京市文投集团指导,南京市博物总馆和文都云(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大梦·红楼》在江宁织造博物馆上演,收集到大量观众的反馈,因此对原来版本做了优化和升级。

为了满足大家变身红楼“梦中人”的需求,现场推出了主题妆造服务,把观众打扮成林黛玉、薛宝钗等角色,让他们享受到更沉浸的展演体验。不少观众看到这一创新服务后,纷纷要求换装打卡,并把这些美照分享到小红书等新媒体台,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演出场地的盖章处也人头攒动。“我们推出了文创新品——大梦红楼主题集章册,把‘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等11款原著经典场景设计成了精美印章,现场消费19.9元就可以自由组合定制自己的集章册。”陈虹介绍。

位于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的“金陵梦华·御宴”是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和金陵梦华联合打造的沉浸式演艺空间,专业“演出+餐饮”的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在餐厅内,可以一边观赏演绎明代故事的舞台剧《大宴仪——临安公主庆生宴》,一边品尝美食,身着短衫长裙的侍女、头戴纱帽的侍卫给顾客上菜。

“假期以来,我们中午和晚上的上座率都是90%以上,今天已经满员了。”10月3日,金陵梦华负责人王珣告诉记者,“10月6日和7日的17:00—17:30,我们还会增加巡游表演,从大牌坊沿着老门东主街巡游到城墙。我们希望可以借此增强老门东景区的文化IP属,同时也让游客更多地了解南京文化。”

打破传统争取更多年轻观众

涟水县淮剧团最演出特别多,9月份就演了27场,国庆节期间,更是每天都有演出。“如何让淮剧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我们团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团长翟永军告诉记者。

国庆期间涟水县淮剧团表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涟水一品梅广场表演戏曲专场,节目有淮剧团经典折子戏等;另一种是与政法机关合作,打造普法宣传类文艺节目,比如快板说唱《普法进万家》、小品《老赖还钱》、情景剧《安全是天》、小品《馅饼陷阱》等。“这种小品情景剧,既有淮剧传统的风格,又融入现代审美理念,所以不仅有老剧迷来观看,也吸引了许多年轻观众。”翟永军说。

这个国庆节,位于南京1912街区的开心麻花旗下沉浸式戏剧酒吧STAGE ONE,每晚几乎挤满了人。“我们这个剧场的特点是‘一起笑,去班味’,打破‘你演我看’传统观演模式,观众可以边品美酒边看演出,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开心麻花江苏区域副总经理于珊珊告诉记者。

这个剧场打破了传统舞台的概念,演员会在观众的座椅之间行走,观众也可以随时和演员互动。“这是开心麻花打造的演艺新空间,将戏剧元素与酒吧业态进行了深度跨界融合。演出结束以后,观众可以继续留下来,品尝下午茶和美酒,彼此交流,把观剧变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于珊珊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