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24“浪潮殿前生活节”第七季狂荒之地·海神岛艺术嘉年华启幕。接下来3个月,到湖里区殿前街道象屿冷链物流中心小轮码头,看渔人码头变身童真梦幻的“海神岛”,打卡由厦门驻地艺术家建造的海洋生物游乐园。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可以玩的艺术装置是由五六十吨的易拉罐、餐盘、轮胎、渔网等旧物和废品改造而成。
作为浪潮殿前生活节第七季活动,此次嘉年华通过艺术的形式,把生活废弃品转化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以此唤起公众对于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视,向市民朋友们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持续盘活高崎渔港片区文旅资源,为殿前街道打造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名片,让‘浪潮殿前生活节’品牌文化IP更加深入人心。”殿前街道党工委书记唐达达说。
(资料图片)
奇思妙想 变废为宝 赋予新意 驻地艺术家用创意装扮僻静渔港
云端之上的移动城堡、漂亮的巨型水母、会飞的海龟、通体发光的大鱼……建造这样的游乐园,是厦门驻地艺术家一元(本名“张统真”)的童年梦想。从小在福建连江渔村长大,他天生有一种“亲海”情结,大鱼、海龟等海洋生物在小时候的他看来是很酷的“海神”,也因此亲切称呼这个游乐园为“海神岛”。
让人惊叹的是,艺术品的原材料——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锅碗瓢盆、井盖、水管、车胎,甚至是破旧的渔网,在一元的巧手下,拼装组合到一起并赋予了新的含义。一元笑称,自己是白天搞创作、晚上捡废品的艺术工作者,这么多材料他收集了整整十年。
在乐园,一条银光闪闪的“大鱼”吸引了很多孩子的注意力,他们在面包车大小的“鱼肚”里玩耍,拉动装置的机关,大眼睛忽闪忽闪,灵动可爱。走近看,才发现鱼是用餐盘焊接而成,这些盘子整齐排列成漂亮饱满的鱼鳞纹路。
一元似乎对“老物件”有种特别的感情。“老物件有特别的触感和亲切感,使用痕迹里带着一种人文的温度。”
海风习习,抬头看,状如长龙的大鱼在空中“游动”。“你仔细看,这条鱼其实是渔网做成的,是我在鼓浪屿海滩边捡的闲置渔网,用渔网做‘鱼’,这种循环利用是不是很奇妙?”在一元看来,用废品制作艺术装置,希望唤起大家的环保理念,守护共同的海洋和滩涂。
用“赛博朋克”的视觉美学传递生态环保的理念,这种独具特色的做法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中秋节期间,狂荒之地·海神岛开放试运营,每天接待2000人次至3000人次,网友在小红书平台分享了上百条笔记,远远超过主办方的预期。大家都说,没想到僻静的渔港旁藏着这样一个艺术宝藏街区。
“外面看着平平无奇,走进一看却充满惊喜。”洪女士带着双胞胎儿子专程从集美开车过来看展,一家人都被艺术家的天马行空和奇思妙想所吸引。
洪女士或许不知道的是,在码头不远处,夜幕降临后,避风港一排大排档人声鼎沸,前来尝鲜的食客络绎不绝,高崎渔港这一带不仅艺术气息越来越浓,人气和烟火气更是越来越旺。
街道搭台 企业唱戏 多方共赢 让文旅商融合品牌IP深入人心
曾经闲置的滩涂和码头,如今成为热门的文旅打卡点,这样的惊喜嬗变离不开一帮有心人。
“养殖清退、滩涂清淤后,闽台中心渔港闲置下来,我们希望导入有流量、有创意的文旅商艺术资源与场景,让这一带重新热闹起来。”象屿产发集团旗下商管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变废为宝、以旧换新,一元老师的艺术理念与企业深耕城市更新板块的理念不谋而合,于是邀请他来布展,而这里开阔的视野、滨海风光也吸引了艺术家前来,激发更多创作和策展灵感。
虽然码头相对偏僻,但殿前街道主动靠前服务,从道旗指引、交通路线、安全保障到宣传推广,“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的暖心服务让企业和艺术家感动。“可以说,我们没考虑到的,街道工作人员都帮我们考虑了。”象屿产发集团工作人员说。
去年以来,在创新升级“殿小二”服务品牌的基础上,殿前街道深化“殿小二”益企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浪潮殿前生活节”文旅商融合品牌系列活动也因此推出。前两季乐跑慢行线、市集、音乐会、逛渔市等活动,靠的是街道主动策划生成、邀请辖区企业共同参与,激活片区活力,形成品牌效应;从第三季到如今第七季活动,越来越多企业热情主动参与、共同策划,形成“街道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共赢、百姓满意”的“协奏曲”。短短一年时间,越来越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浪潮殿前生活节”可以说成为大众广泛认可的文旅商品牌。
每季一主题,每季一特色,“浪潮殿前生活节”也正在成为一种更为新颖的生活方式。从乐跑慢行线、音乐会、逛渔市、年货节、青年歌手大赛到网红飞机打卡、摄影大赛……“浪潮殿前生活节”已然串联起殿前文化、旅游、商业地标,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来到湖里、来到殿前休闲娱乐,见证了这里不断提升的城区环境以及生态良好、城海交融的文化艺术氛围。(庄筱婧 陈鉴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