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陆夷

继高铁站按摩椅发现虫子、女子长发被卷进按摩椅之后,近日共享按摩椅相关话题再次被送上热搜。有网友呼吁:“按摩椅能不能离开电影院”,引发一片吐槽,网友们在嫌弃之中又显露出无奈的情绪。

几年前出现的共享按摩椅,切合了可移动支付无人设备普及、大健康消费等趋势,解锁了新的消费场景,可谓风靡一时。从商场、医院、火车站、汽车站到电影院,在受到部分消费者欢迎的同时,也因卫生状况堪忧、无人维护等问题备受诟病。以此番引发关注为契机,应把共享按摩椅纳入监管视野,在市场准入、项目运维、顾客消费等各环节加强监管,不能等出了事再“亡羊补牢”。

在消毒清洁方面,多数共享按摩椅缺乏固定标准和相应监督。参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建立卫生设施设备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卫生设施设备,确保正常运行。但调查显示,相关的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尚未把共享按摩椅纳入管理范围内,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共享按摩椅的卫生监管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而言由品牌方和提供场所单位之间协定,事实上执行效果存疑,有很大不确定性。

在安全隐患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对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有安全保障义务,对可能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江苏省消保委也表示,共享按摩椅虽然表面上无人看守管理,但背后的运营企业不能逃避法律上应负有的义务。对于共享按摩椅可能出现的安装服务质量良莠不齐、设备质量不稳定、影响环境等问题,出了事应由谁负责,有何应急处置措施,应有明确指引。

在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也要给个说法。医院、车站、电影院均属于公共空间,共享按摩椅是否会过度挤占原有的休息空间?如何保障用户知情权、选择权?是否存在捆绑消费?一系列问题需要有效回应。正如有律师所说,电影院这种“增值服务”不能以隐瞒的方式进行,必须在保证公共利益前提上进行合理设置。

凡此种种表明,“通电就完事,基本零维护”这样简单粗暴的商业逻辑再也行不通了。经历过线下使用率暴跌、大额融资无人问津等尴尬情况的共享按摩椅行业,要想重新赢得市场,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学会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

而总体来看,分享经济变化快、渗透广、业态多元,监管上确有难度。过去几年,对于分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总体政策导向是“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在一些尚未看清的领域,往往是让“监管的手慢一拍”。随着共享按摩椅以及共享充电宝等服务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必须尽快让监管跟上。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