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广宏
□优化资本要素配置,核心是充分发挥“实业型”产业资本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是聚焦产业发展定位,根据产业发展、技术及产品升级规律,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分属性、分阶段配置资本要素
□充分发挥汽车产业资本的关键性出资力量,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相关资料图)
□汽车产业资本秉持服务实体初心,助力汽车强国建设。汽车产业资本应正确认识和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和资本特性,发挥出重要生产要素的关键作用和巨大价值:一是做好汽车产业前瞻技术的“t望塔”;二是做好汽车产业与创新企业、资本市场的“连接带”;三是争做创新的“孵化器、加速器”
□地方政府加强与产业资本合作,优化资本招商。资本招商要用好资本力量,服务好企业实际需求,持续集聚,构建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形成产业梯度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
近期,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8年保持产销世界第一,保有量占全球50%以上。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位居世界第一。为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期国家出台了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与此同时,7月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明确,鼓励私募基金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须进一步优化资本要素配置,接续发挥资本力量为产业迈上新台阶提供源源不断的“弹药”,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极大的创新活力和强劲的发展韧性,成为全球汽车创新发展的引领者。
资本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跑全球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不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发生深刻变化,主打“三电”核心技术及智能化关键零部件的新型产业链体系取代传统燃油车零部件体系,占据主导地位,锂资源、芯片等相继成为影响汽车供应链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本轮汽车产业变革中,车企、地方政府、投资机构等频频设立或参投汽车产业基金,资本力量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SNE Research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两家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合计全球市占率达52.4%,全球前十中的6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合计占据62.7%的全球市场份额。智能网联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链,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线控底盘、激光雷达、AI芯片等关键技术均取得自主突破,实现有利卡位。Yole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2022年,4家中国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共占据超过70%的全球市场份额;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在车规级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领域,2022年,两家中国头部SoC公司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全球市占率合计达11%。
未竟之业面临重重挑战,亟待资本接续发力
从全局视野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下游整车领域,“价格战”背景下大部分车企的亏损持续加深,而外资车企届时可快速返回“战场”,凭借品牌、资金优势,利用国内竞争力十足的高性价比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以“后发优势”重夺市场份额。动力电池领域,虽然我国企业建立了显著的份额优势,但动力电池技术不断迭代,欧美日韩企业正在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若我国电池产业链不能持续保持高效创新,亦有被取代的风险。自动驾驶领域,虽然我国SoC芯片能够满足L2+辅助驾驶的算力需求,但高等级自动驾驶所需的大算力芯片仍受制于人,而对于提升自动驾驶训练效率至关重要的超算中心芯片,已面临“卡脖子”境地。
近两年来,随着股市调整,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从最高点回落超40%,对应二级市场新能源汽车板块平均估值水平由过百倍PE不断下移到当前的20倍PE,进而导致一级市场投资热情出现回落。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汽车行业投资事件数量估计回落30%左右。面临围追堵截,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须铆足劲头而不是中途懈怠,对应资本要素则是需要持续加注、“久久为功”。
各类资本泥沙俱下,粗放发展难以为继
资本在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纷纷通过产业资本平台进行孵化与对外投资,补短板、强弱项,加速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但笔者认为,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仍然存在投资短期化、资本招商无序化及产业资本粗放化三大问题。
一是投资短期化。汽车产业的创新培育需要长期资本持续支持产业链早期企业,而汽车产业投资的火热同样吸引了大量转型基金、引导基金及所谓的“产业投资基金”进入,其特点是投资短期化、短视化,追求“快进快出”。短期化投资催生资产泡沫和产业浮躁,滋生出“烧钱”造业绩、以IPO为创新终点等乱象。如果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短期化投资不仅不能陪伴企业走过产业低谷,还可能与企业“互相伤害”,加速科创企业的衰落。
二是资本招商无序化。产业是城市脊梁,产业投资是脊梁的中枢。“合肥模式”的成功引来各方效仿,但同时衍生出新的问题,即各地纷纷把汽车产业当成重点招商产业,但部分地区由于缺乏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又缺乏链主企业带动,滋生出产业断层、对存量企业互相“挖墙脚”、政策无效耗损、“超常规优惠”等问题,不仅没有形成产融结合,反而加剧地方负担,助长部分企业“短期套利”心态。此外,招募缺乏深厚产业背景的基金管理人、政府引导基金下场做GP等行为,进一步助推了资本的非专业化、无序化。
三是产业资本发展粗放化。通过产业资本对外投资是车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我国产业资本在助力企业转型发展中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产业资本平台不同于金融机构,在业务方向上必须坚持聚焦主业,在业务策略上须坚持战略投资。部分产业资本平台自身核心竞争力没有完全确立,投资投放不精准,聚焦度不够。在产业协同上落地困难,没能发挥出资本聚合、产业聚合、信息聚合、项目聚合的作用。
用好产业资本工具,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当前,欧美日韩等传统汽车强国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出台强有力扶持政策加大对本土产业支持。可以预见,未来5至10年将是全球汽车产业形态和格局重塑的关键期,也是我国巩固和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优势,实现汽车强国建设的战略窗口期。
优化资本要素配置,核心是充分发挥“实业型”产业资本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是聚焦产业发展定位,根据产业发展、技术及产品升级规律,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分属性、分阶段配置资本要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用好资本工具,一方面要以产业资本对制造业的深刻理解,助力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优势和产业放大优势;另一方面要通过产业资本扶持,抢占新赛道,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融合创新发展。
充分发挥汽车产业资本的关键性出资力量,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尤其是,整车和零部件龙头企业下设的产业资本平台,具有母公司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对于市场和政策精确预测、对被投企业持续赋能等优势。支持此类“链主型”企业的产业资本做大做强,鼓励以补链强链为导向的产业筑基赋能,促进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深度的融合对接。同时,加强政策协同,强化源头管制,实施差异化监管,引导更多政策性资金、社会资本加大与产业资本的合作,积聚“新”动能,布局“新”赛道,抢占“新”前沿。
汽车产业资本秉持服务实体初心,助力汽车强国建设。汽车产业资本应正确认识和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和资本特性,发挥出重要生产要素的关键作用和巨大价值:一是做好汽车产业前瞻技术的“t望塔”,寻找、甄别、投资前沿技术;二是做好汽车产业与创新企业、资本市场的“连接带”,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培育汽车领域优质项目;三是争做创新的“孵化器、加速器”,以汽车产业内外的人才、资源为基础,进行前瞻技术的孵化与培育,为新技术和新市场的组合搭建好生产关系。
地方政府加强与产业资本合作,优化资本招商。资本招商要用好资本力量,服务好企业实际需求,持续集聚,构建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形成产业梯度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汽车产业资本在投资基础、投资目标、产业资源、专业属性方面都具有天然优势,政府招商加强与产业资本的合作,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优势,紧盯汽车产业融合发展和集群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和产业赋能需求,推动汽车产业项目向高端化、国际化和领军型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资本的支撑。要注重优化资本要素配置,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以金融活水滋养实体经济,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