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榴红映碧峰,醹醹溥酒醉花丛。云遮古道千山外,人在羊肠数曲中。”这是清代镇南(今楚雄州南华县)知州陈元途经南华五街所作《山行即事》中的诗句。岁月如诗缓缓流淌,文化在革新中传承,如今那座深山里,依然绿野桑田,炊烟袅袅,彝家儿女世代栖息在这片热土之上。
(相关资料图)
楚雄州南华县五街镇虽地处高寒山区,却是一个充满了生活热度和艺术张力的小镇。这里彝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92%,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彝族文化之乡。青山绿水间,毕摩的故事源远流长,火草麻布技艺代代相传,微风吹来山茶花的香味,指尖绣出五彩多姿的花朵,生生不息的篝火歌颂着红火的日子,奔腾欢快的左脚舞跳出了彝家人的新生活,绚烂的彝族文化之花在这里绽放。
云深之处,回响着毕摩的传说。在五街,毕摩文化世代流传。
山野之间,传承着非遗的希望。火草麻线纺织技艺是彝族最古老、最原生态的纺织技术,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前后,五街彝族妇女就会上山采摘野生火草叶片,撕下叶子背面的白色纤维,搓捻成火草线;麻秆的外皮纤维,则为火麻线。一梭为火麻线,一梭为火草线,交叠交织,传统的火草麻布纺织技艺在五街镇代代相传。如今,火草纺织技艺被列入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绢白的织布经过彝家妇女的巧手,变成一件件绚丽的彝族特色服饰。
手指尖,绽放着彝绣的魅力。有这样一句话形容彝家姑娘:一学剪,二学裁,三学绣花缝布鞋。五街的彝家妇女个个都是绣花巧手,她们飞针走线,把各自对美好事物的诠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融入独具审美的指尖艺术之中。打籽绣是五街镇最具特色的一种绣法,绣一针打个结,一朵朵鲜艳、立体的花朵就绽放在绣布上。如今,五街镇的彝绣技艺逐渐走出“深闺”,被更多人所熟知和喜爱,成为推广彝族传统文化的“名片”。
古老村落,诉说着历史的沉淀。五街镇罗鲁村,是楚雄州首个由民间投资建立的农村彝族文博园和农村彝族文化博物馆,是南华县彝族历史文化的“大观园”。这里有毕摩文化、火塘文化、姑娘房、彝族古民居、火草麻布纺织技艺、当地彝族发展简史、民风民俗、婚丧娶嫁等传统文化,有文艺,也有烟火,罗鲁村像一朵藏在深山里的文化之花,诉说着悠久灿烂的彝族历史。
弹弦起舞,跳出了生活的豪迈。旺盛的篝火照亮了五街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在每一个快乐的节日,他们都要围着篝火欢唱打跳,弹起三弦跳起舞,彝家儿女幸福来。不论男女老少,只要三弦一响,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围成圈,跟随着悠扬的音乐迈出欢快的步伐,灿烂的火光映衬着欢笑的脸庞,五街人民的生命力像篝火般热情绽放着。
自然风光,绘就了壮丽的画卷。菌王山上菌飘香,马缨花谷花香浓,悠荡在草木清风里,漫步于美丽乡村中,感受文化气息。近年来,五街镇在发掘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断探索,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建成了菌王山、马缨花谷、跳歌场、松茸湖、百菌园等风光秀美的景区景点,为彝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提供了活动场所,向着诗和远方不断前行。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五街镇先后荣获松茸之乡、省级生态乡镇、州级文明乡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等称号。
“春天挖洋芋,夏天找菌子,秋天打核桃,冬天拨萝卜。小洋楼满山坡,野生菌满山出,萝卜条满山挂,彝族调满山飘。”今天,在这片沃土之上,五街儿女迎着徐徐升起的朝阳,在文化传承中,唱响幸福“四季歌”。
文旅头条通讯员 李娅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