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辽宁抚顺英烈纪念碑被烈士家属指刻错名字,官方:将从源头核查)

新黄河客户端消息,在辽宁省抚顺市的儿童公园内,一座高约20米的人民烈士纪念碑屹立在山顶。在纪念碑下方,镌刻着135位英烈的名字及他们曾经的部队番号。6月13日下午,崔秋荣站在纪念碑前,同亲友继续商讨着如何为抗美援朝烈士张鹤泽“正名”。


(资料图)

镌刻在烈士纪念碑上的张鹤铎(家属称为“张鹤泽”),是83岁老人张国有父亲。五年前,张国有和妻子崔春安到人民烈士纪念碑前祭扫时,发现烈士名录上父亲张鹤泽的名字变成了“张鹤铎”,其部队番号也从“一二六师”变成了“二十六师”。这五年来,给父亲“正名”,也成了张国有的最大心愿。当日同行的崔秋荣,为了完成姐夫张国有的心愿,这些年也一直搜集相关资料,并奔走于相关部门,但始终未果。

抚顺市人民烈士纪念碑

近日,新黄河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不止张鹤泽一人名字、部队番号存疑,该纪念碑多处烈士信息与当地《市志》均出现矛盾。对此,抚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告诉记者,将联系纪念碑建设单位,核实碑文名录,从源头展开核查。

家属称烈士名字“写错了”

6月13日,69岁的崔秋荣又一次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她告诉新黄河记者,为张鹤泽烈士“正名”一事已经拖了五年了,他们家属实在是等不起了。

2017年,张国有发现人民烈士名录的碑文出现异常

2017年9月6日,抗美援朝英烈后人张国有和妻子崔春安等人从辽宁省辽阳市回到抚顺探亲,当一行亲属走到人民烈士纪念碑前准备祭奠时,张国有却突然发现,原本烈士名录上的父亲张鹤泽的名字,已变成了“张鹤铎”,其部队番号也从“一二六师”变成了“二十六师”。

当天,张国有就站在祭奠的最前面,指着纪念碑喊“我爸的名字怎么还错了呢,怎么把泽改成了铎?部队番号也变了,这不对啊。”崔秋荣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为了让已迁居外地的姐姐、姐夫早日安心回家,家住抚顺的崔秋荣当即许下承诺:“你们放心,我会想办法找政府解决”。自此开始,崔秋荣一边收集英烈及烈属资料,一边向相关部门申诉信访。

时至今日,当年了解张鹤泽事迹的老一辈人大多数已相继离世,纪念碑下的烈士名录也已经整修翻新,但名录上的“张鹤铎”“志愿军二十六师”的碑文仍旧没能更改。

作为儿子和儿媳,张国有和妻子崔春安已是张鹤泽最近的直系亲属。崔春安告诉新黄河记者,现已83岁的张国有因患有心脏疾病,正在家中休养,经不起打扰和折腾。“他知道家人这几年不停地为修改碑文奔走,但我们不敢告诉他结果,怕他失望,打电话都得躲着他。”

左为崔春安证实材料,右为《张国有工人登记表》

崔春安向记者出示了一份落款时间为1965年、盖有官方印章的证实材料。材料中崔春安写道:父亲张鹤泽,大约1944年左右参加解放军,在部队担当师里参谋。在1950年在朝鲜战场光荣的牺牲了。“这些都是婆婆当年给我讲的张家家史,老人以前在的时候经常说,名字也一直说是张鹤泽。”在另一份落款为1977年的《张国有工人登记表》中,主要问题说明栏里写明:生父张鹤泽,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牺牲。

原志愿军一二六师见习参谋刘文正之子刘国华,也向记者证实了上述信息。“我爸和张鹤泽都是一个部队的,他们都认识,张鹤泽是领导,我爸是下属。”而在2021年8月,曾经和烈属做了多年邻居的康玉和(已于2022年去世),为张鹤泽亲属写下的情况说明称:从早以前,大约一九六八年左右,那时我才十多岁,和刘桂英大姨住邻居,听老辈人讲,刘桂英大姨原先的丈夫是军人,牺牲了,当时西公园(即抚顺市儿童公园)烈士碑,为一个叫张鹤泽的师级干部,十几岁时还到西公园烈士碑看过。

五年多的时间里,崔秋荣和家人虽然没能找到可以证明张鹤泽真实姓名的直接证据,但崔秋荣认为,目前自己找到和掌握的多份人证、物证材料,都可以间接证明现在碑上所刻的张鹤铎及其番号有误。

张鹤铎还是张鹤泽?

2023年2月28日,就在崔秋荣多次向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反映情况后,终于等到了新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第一次书面回应。

新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第一次书面回应

这份落款时间为2021年11月17日的答复意见书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对此事已有调查,已查到儿童公园烈士纪念碑烈士名录原有档案,与烈士纪念碑上所刻完全一致,有据可查。您所提供的照片,并没有关于张鹤泽的相关信息,无法证实纪念碑烈士名字与您所说名字是同一人,也无法提供烈士相关材料,您的诉求证据不够充分,无法证明原有烈士纪念碑名字与部队番号刻错。

对于这份回复意见书,崔秋荣并不认可,她觉得这个答复过于草率,为了查清这个书面回应中没有呈现的重要的信息,崔秋荣决定继续申诉。

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回应

2023年5月15日,抚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关于此事进一步做出答复:为调查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属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了多次查证,均未能查询到“张鹤泽”或是“张鹤铎”的任何烈士信息,在无法证实崔秋荣所反映的事项属实的情况下,我市联系到信访人崔秋荣本人进一步搜集证据,结合信访人崔秋荣提供的相关材料来看,无证据证明该烈士纪念碑碑文有误,也无证据证明原烈士纪念碑碑文为“张鹤泽”,且崔秋荣提供不出烈士证明书和其他能够证明其烈士身份的材料,所以不能贸然断定现碑文中的张鹤铎有误,本着尊重已逝英雄的原则,还原历史答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门派人前往市社科院查阅《抚顺市志》。《抚顺市志》市情要览卷(2005版1071页)明确记载为“张鹤铎,抚顺市人,志愿军二十六师参谋,一九五〇年于抗美援朝战斗中光荣牺牲”,与烈士纪念碑一致,此结果更加证实了信访人崔秋荣所反映的诉求与事实不符。

崔秋荣告诉记者,为搜集材料,五年多的时间她拜访了多位志愿军的后人以及对抗美援朝战争有所了解的历史学者,“他们都知道入朝作战的是志愿军一二六师。抗美援朝纪念馆官网参战部队序列页面里,也有记载志愿军第四十二军一二六师于1950年入朝作战,但没有出现志愿军二十六师的部队番号。”

辽宁社会科学院原研究员、《辽宁抗美援朝运动史》作者卢骅也表示,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有第四十二军一二六师,并无志愿军二十六师这支部队。

《市志》和碑文多处信息有出入

除了“二十六师”番号的争议外,崔秋荣还认为,若以抚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回应为准,《市志》中的信息就尤为重要。但在仔细阅读《市志》中记载的英烈信息后,崔秋荣告诉记者,《市志》中的烈士名录同样存在多处疑点。

《市志》中分别在第816页至第874页和第1068页至第1071页记录了两份烈士名单,前者为1900余名烈士信息,后者即是130余条被镌刻在人民烈士纪念碑上的英烈名单。经过比对,在这两份名单中,出现了疑似“同人不同名”的情况。

《市志》对于两位唐姓英烈的牺牲时间和地点相同

记者查阅看到,在《市志》第841页,记录着一位名叫唐克勤的英烈,其籍贯记录为辽宁省抚顺县安家公社,牺牲于1947年3月,牺牲地点为吉林省辉南县;而在《市志》第1068页,则出现了一位名叫唐光勤的英烈,抚顺市望花区人,1947年于辉南县光荣牺牲。巧合的是,两个版本的唐姓烈士,分别曾在不同时期被刻在纪念碑上。

“我大爷爷(伯祖父)叫唐克勤,2008年,我结婚的时候带爱人来碑前瞻仰,那时候碑文是正确的。等过了几年,孩子长大些后,我带孩子来看,碑文改成了唐光勤,可我家的英烈在官方网站上都能查得到。”唐克勤的亲属唐宝江反映说。记者打开由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主管的中华英烈网,在“烈士搜索”栏输入“唐克勤”,可显示:唐克勤,籍贯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出生日期1924年,牺牲日期为1947年3月,牺牲地点为吉林省辉南县。而在中华英烈网搜索“唐光勤”的姓名时,则并未出现“唐光勤”的烈士资料。

中华英烈网唐克勤烈士信息截图

综合过去的记忆和可查询到的烈士信息,唐宝江坚信更改后的纪念碑烈士名录,即当前所镌刻的“唐光勤”为错误。“我们家就是抚顺本地人,‘克’字还是他们那辈人的家谱,老人籍贯就是在抚顺县,早些年条件困难,因为大爷爷是烈士,我太爷太奶还享受过烈属待遇,政府专门给粮食,家里人都知道。”

与崔秋荣一样,为了给英烈唐克勤“正名”,唐宝江也多次联系新抚区和抚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但始终未果。唐宝江觉得,相关部门修改烈士名录应依据相关档案进行,针对为何会出现两版名字这一疑惑,当地退役军人事物部门始终未能给予回应。

图左为纪念碑上镌刻的英烈信息,图右为《市志》中记录的英烈信息

除了张、唐两家的英烈信息异常外,崔秋荣还发现,《市志》中人民烈士纪念碑上的英烈信息与实际纪念碑上镌刻的英烈信息还存在多处异常。记者通过比对也发现,此类异常大多是姓名中形近字或细节信息上的不同。如《市志》中所收录的刘正发烈士,实际镌刻在纪念碑上的人名为刘正友;《市志》中的朴志远烈士,实际镌刻的人名为桂志远;而《市志》中的徐正道烈士虽与碑文上的名字一致,但二者在牺牲时间上又存在差异。

2023年6月15日,带着重新整理搜集的关于纪念碑上存在异议的张鹤铎、唐光勤等英烈相关资料,崔秋荣前往抚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信访部门,并将资料递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已将其所反映的问题做好记录,并详细上报领导。

16日上午,抚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局长王俊告诉新黄河记者,该局相关科室已经于15日召开会议,初步计划将通过上级部门及军分区部门联系“一二六师”“二十六师”进一步核实相关信息。此外,针对崔秋荣提交的相关英烈名字与《市志》不符等情况,该局将联系纪念碑建设单位,核实碑文名录,从源头展开核查。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