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北京9月17日电(记者 李京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指出,教师是未成年人最为偏好的职业,传统行业仍旧受未成年人青睐。

 

基于2022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数据,蓝皮书指出,互联网构建起未成年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影响着未成年人自身的成长规划,从未成年网民的职业取向可以洞见其成长。

蓝皮书显示,教师是未成年人最为偏好的职业,有31%的未成年人选择其为理想职业,其次为医生(19.8%)、企业家(19.5%)和艺术家(19.3%)。游戏玩家、网红、AI高手等互联网职业早已进入未成年人的选择视野,但这三种新兴职业受追捧程度均有所下降。可见未成年人的职业理想选择较为集中,拥有稳定收入的传统行业仍旧最受未成年人青睐。

在蓝皮书中,关于社交媒体平台能否真正使未成年人的身心得到放松,从压力中释放出来,多数受访者表示虽然社交媒体平台能给自己带来一定程度的放松,但最主要的娱乐途径依然是打游戏、看视频、听音乐。

蓝皮书认为,未成年人试图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娱乐放松的做法反映出当前未成年人排解压力的路径单一,且使用社交媒体平台也并非高效、普适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家长、老师需要对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多加关注,并引导其体验多种线下活动,丰富其感官体验,从而给未成年人提供多样、高效的方式释放压力。

蓝皮书分析指出,网络流行语在未成年人群体中被广泛使用和模仿,根据2022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数据,未成年人在生活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人数大约占到七成。

蓝皮书说,网络流行语在未成年人群体被广泛使用,除了年轻人对于社会新事务的敏感和追新逐潮外,更是他们对词汇所表达的内涵的认同,对网民集体情绪的共鸣,对社会心态的感知。未成年人是网民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与成年人共享、共塑、共同创造着网络流行文化。(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