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暑假期间迎来求职高峰,而一些涉案团伙不法分子抓住学生群体毕业求职心切,以“轻松工作”“薪资优厚”等条件为饵,诱骗其从事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违法犯罪活动,从而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近日,西峡县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年轻的梁某在求职时误入歧途,由“被害人”转变为“诈骗犯”,受到了法律严惩,小编带您看法官如何以案说法。

2018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梁某通过某招聘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入职某“跨国电信网络公司”,入职后不久,梁某便发现自己是在帮助犯罪分子实施网络诈骗,但是在高额报酬诱惑下,心存侥幸的他还是以身试法,先后化名为“田百万”“弘历”,一年内两次出境柬埔寨,在诈骗集团从事诈骗活动累计约10个月时间,并从客服组组员升任至组长,获利约人民币4万元。案发后,梁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退缴全部违法所得。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梁某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参加境外诈骗犯罪集团,在境外针对境内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一年内在境外诈骗犯罪窝点累计时长超过30日,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根据梁某犯罪情节、后果及案发后的表现,法院最终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梁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重代价。

从诈骗犯罪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到传销犯罪,近年来,一些高校毕业生因找工作时误入歧途,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而被法律制裁,实在令人感到唏嘘和惋惜。不少案例反映出,诈骗组织利用大学毕业生求职心切、急于就业的心理,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发布工作信息,打着公司招聘的旗号,以看似规范的流程通知面试、入职,以薪酬待遇优厚、职业发展前景广阔等话术,拉拢、诱骗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加入,需要加强警惕。

作为大学生,一定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尤其对一些容易触犯的罪名应当有所了解,比如诈骗、职务侵占、虚开发票、开设赌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传销等。同时也要有风险意识,不要只盯着“馅饼”,看不到“陷阱”,对于一些付出很少但收益丰厚的工作一定要谨慎选择,比如一些不规范的理财公司、投资公司、藏品公司、养老项目等。另外,工作后发现有问题可以咨询法律人士或者上网查阅相关知识,感觉不妙及时离职。(供稿:王晶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