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国际之间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尤为重要。

国际可持续智造大会暨中德高端制造会议7日在浙江绍兴举行,来自中德两国的政府代表、专家学者、行业领袖齐聚,为中德制造业合作共赢寻找答案。

此次会议,架设了中德携手同行、深化合作的桥梁,也勾勒出中国高端制造的发展方向。

会议现场。王刚 摄

中德代表话合作:期待“更上一层楼”

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中德经贸合作一直是双边关系发展的稳定器。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德国和中国双边贸易额为2531亿欧元,中国连续第八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中德双方深化合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

“希望和中国的朋友经常见面并交流,一同研究并开发那些着眼于未来的、增强竞争力的新兴领域,比如可再生能源产业、数字经济以及海洋经济等。”德国石荷州经济技术促进中心对外经济咨询部部长戴克表示,希望德中双方能加强产业交流,共促双方合作共赢。

制造业历来是中德两国合作的方向。面对全球制造业进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阶段,与会嘉宾认为,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无论是机械制造、汽车等传统领域,还是绿色转型、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都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与德国经贸往来密切。比如自1986年起,浙江省就与石荷州缔结了友好省州关系,双方在经济、教育、科研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浙江省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浙商研究中心主任孙景淼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搭建起对话交流的桥梁,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德两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把握未来发展机遇。

业界支招中国制造:向“新”而行

此次会议,也是中德双方培育新质生产力、探索可持续智造发展的一次对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从小到大、由大到强,已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德国则是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强国。

自2018年起,活动举办地绍兴携手各界推动中德合作赋能高端制造,已取得多项成果。每一次的中德制造业对话,都成为探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导航器”。

“如果能够及时把更多的创新技术转变成生产力,就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院长顾佩华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领军人才,也同样需要成千上万的工匠型实践人才,而面向未来做好人才培养,迫在眉睫,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当前,中国经济正向“新”而行、以“质”图强,此次会议主题“新质产业 智创未来”与之契合。

新技术展望新未来。与会嘉宾认为,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制造业升级为“智造业”的重要路径。

以西门子为例,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江崇龙表示,西门子深刻认识到中国发展速度之快,也积极去看待中国每一个技术的迭代发展,“这倒逼我们也要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技术研发投入,加快产品更新速度”。

“数字孪生不光可以模拟现实,更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德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工业4.0科学委员会成员吉塞拉·兰扎教授发表视频演讲时说,不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积累大量丰富的日常数据,却未能有效利用。过去,这受到技术水平和数据收集不完整等因素制约。如今,人工智能技术让数据有了用武之地。

据悉,本次会议由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德国石荷州经济技术促进中心等单位主办,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承办,中国民主建国会浙江省委员会、浙江省投资促进中心、浙江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协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