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成都高新区(南区、西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批。这是成都高新区落实国家“多规合一”重大改革部署,首部实现全域全要素管控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空间发展蓝图,是统筹全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及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空间政策。

《规划》承接上位战略要求和规划指引,结合成都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科学研判区域主要特征及问题,聚焦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节约集约、区域发展和安全、“四大结构调整”“三个做优做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兼顾现实需要与未来需求,强化全域底线管控,优化调整空间结构,科学布局“三生”空间,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努力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

《规划》聚焦产业发展定位,明确成都高新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为高新区锚定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大力开展“立园满园”行动,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建成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提供了空间规划支撑,擘画了成都高新区面向2035年的国土空间发展“蓝图”。

明确目标、定位

远景展望,跻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前列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规划》从定位、目标等方面,对成都高新区未来发展精心布局。根据《规划》,成都高新南区总体定位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聚集区、现代创新金融中心和世界知名商圈、成都城市中央活力区”,成都高新西区总体定位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公园城市创新发展示范区”。除总体定位外,成都高新区的发展目标亦备受关注。对于近期、远期、远景目标,《规划》明确:到2025年,成都高新南区将进一步巩固高新技术园区领先地位,成为引领中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样板示范区;成都高新西区将通过强化创新策源、成果转化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做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到2035年,成都高新南区助力成都超大城市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面建成;成都高新西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推动由制造中心向研发中心、科创中心战略转型。到2050年,巩固和夯实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等高端资源要素的汇聚能力,跻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前列。

体现“底线思维”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科学划定是《规划》的关键所在。《规划》明确:到2035年,成都高新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0.3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低于0.29万亩;划定城镇开发边界114.10平方千米;成都高新南区、西区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此外,《规划》还因地制宜划定了洪涝风险控制线、通风廊道、历史文化保护线和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同时,《规划》还针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作出系统安排。具体来看,成都高新南区构建“一片两带三区”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完善“双十汇心五片区”的空间结构;成都高新西区构建“两带两区”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完善“双核两片两走廊”的空间结构。

值得关注的是,为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提出,要全力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促进成都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充分发挥成都高新区的增长极作用。探索打破行政壁垒的路径,深化与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锦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大邑县、都江堰市等毗邻区(市)县协同发展,打造有机融合“共同体”,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彰显公园城市、区域产业特色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及品质

作为成都产业发展主阵地,近年来,成都高新区聚焦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建圈强链”的成效明显。《规划》基于区域产业特色,从做强新区功能、创新策源转化等方面着手,布局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规划》提出,成都高新南区突出数字经济核心承载功能,加快数实融合创新发展,积极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承载区;成都高新西区突出先进制造主要承载功能,加快电子信息产业链协同合作、集聚发展,建设世界柔谷、中国存储谷、成渝智能终端创新走廊。同时,《规划》还强调,要突出创新策源转化,围绕“成渝科创走廊”建设,集聚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等“科创载体”,形成以天府软件园、5G互联科创园、前沿医学中心、IC设计产业园等为代表的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

《规划》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同时将彰显公园城市特色作为亮点。例如:建立蓝绿交融的全域公园体系和三级绿道网络,创新“公园+”布局模式,让城市居民可就地就近享受优质生态资源;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统筹布局重大公共服务及功能型设施,围绕15分钟公服圈进一步构建全龄友好的特色公服设施供给……这一个个强化城市宜居示范的务实之举,目的在于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城市的更加美好、便捷、温暖。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科学治理、高效利用城市空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规划》指出,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城市精明增长。通过系统推进存量土地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工业上楼”,差异化开展老旧居住区、低效商业区、低效工业仓储区等区域改造,划定地下空间利用重点开发片区……未来,在《规划》的指引下,成都高新区将健全空间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夯实区域高质量发展之基。

“接下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批复精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措施,做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力有序推动《规划》落地实施,早日将空间规划的宏伟蓝图变为公园城市的美好实景。”成都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荐内容